旨在通过规范成立业主大会及选举业主委员会而提高小区物业自治水平的《广州市成立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程序指导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导规则》)自半个月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来,引发热议持续至今。
《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对这一《指导规则》,广大市民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对其中的部分条款提出质疑,尤其抨击《指导规则》将物权法规定由业主自主决定的事务统归到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实施管理,认为这“既违背物权法立法宗旨,也使街道办、居委会陷于极为被动的地位”。
质疑行政插手太多
《指导规则》规定,在成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过程中,“筹备组组长由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代表担任”;“业主代表存在不符合筹备组业主代表条件情形的,由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取消其业主代表资格”;“街道办事处可以委托居民委员会组织业主推荐产生筹备组业主代表。居民委员会也应派出1名代表参加筹备组工作”;“街道办应当会同房管分局指导、协助业主推荐产生业主大会会议筹备组;筹备组中业主代表的人数由街道办确定;筹备组业主代表由街道办确定。”
对于《指导规则》赋予街道办事处等行政机构上述权力,广东省华南和谐社区发展中心日前向广州市房管局递交了建议书。该中心理事长周活宁表示,《指导规则》公布后,该中心接到大量业主居民来电,主要是反对《指导规则》将物权法规定由业主自主决定的事务统归到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实施管理。
另外,目前已经正式向广东省民政厅提出申请并有望不久后就能成立的社会团体“广东省业主委员会协会”的筹委会,在广泛征询了业主、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多方意见后,也向广州市房管局提出建议:业委会的筹备程序应简单有效,排除非法干扰。如果按照《指导规则》设置筹备组,只会使业委会的成立难变为筹备组的成立难。他们认为不应由街道办工作人员担任筹备组组长,由居民委员会代行业主委员会职责之规定也无法律依据。建议筹备组组长应由推选人数较多业主担任。街道办积极推动筹备工作并非一定要担任筹备组组长。
同时他们还提出,依据物权法规定,只有非本小区业主的才可被取消其业主代表资格,由街道办取消业主代表资格无法律依据,容易造成新的矛盾。
居委会代行职责不可行
《指导规则》提出,“在首届业主委员会产生之前,由物业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在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下,代行业主委员会职责”;“新一届业主委员会产生之前,可以由物业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代行业主委员会的职责。”
对此,有市民指出这些条款没有法律依据。居委会与业委会的工作性质、方式、范围有很大的区别,都是自治组织,就目前众所周知的居委会的实际情况而言,由其代替业委会工作有可能使问题更为复杂化。
广州市民、某小区业主委员会委员林先生说:“大家都很清楚业委会做哪些工作,居委会做哪些工作,都很清晰。让居委会去做业委会的工作,他们很难把握的好。”
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也认为此举不妥。“我们居委会不可能代替业委会。因为很多业主的立场,与居委会的立场和角度是不同的。在运作上、各方关系上、法规要求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让居委会代替业委会,之前从没听说过,也没有法律依据。所以,业委会的工作让居委会去做是很难得到认同的。”广州市逸景翠园居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曾参与过业委会和居委会工作的朗晴居小区业主邝先生说:“某些小区没有业委会,出现什么问题都找居委会。居委会地位尴尬,并不愿意代表业主去争取利益,而且主要负责人都不是该社区的居民。本来是业主的事情,却都推到居委身上。居委会只有五六个人,平时要负责政府交办的工作根本忙不过来。”
有权无责缺乏问责机制
更让市民不满的是,《指导规则》赋予街道办、居委会在成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过程中的行政权力,却没有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有人问:“如果他们没有做好怎么办?”
“《指导规则》更加强调了行政机构在业主委员会运作阶段的指导和监督作用,但是对于房管局、街道办等不履行协助指导的责任,如何进行问责却没有明确规定。”市民黎女士提出看法。
“这个《指导规则》给了行政机构一大堆权力,但是应该负什么责任一条没有。”广州市政协委员、越秀区人大代表吴明高指出,街道办、居委会参与小区业主大会和业委会的成立选举,如果没有成效反而把筹备组搞得乱七八糟不算,拍拍屁股走人是不行的。“问责制度一定要加强。”
海珠区名粤大厦业委会张宜虹认为,“《指导规则》给予了行政部门这些权力,但是有一个部门不配合,不作为、乱作为,就会把整个业主的权益摧毁掉。很明显,这个《指导规则》还有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否则无法操作。” |